保護水資源“競賽”將愈演愈烈
發布時間:2018-11-15 10:06:47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認定的*缺水的13個**之一,所以保護水資源對于我們來講更加迫切,也更加需要群眾的力量。其實,保護水資源這個“競賽”,不僅僅是我國,而是個世界性的“競賽”,有專家預言,將來水資源的爭奪堪比現在的石油資源,甚至情況更加嚴重。
下面就看看國內的水資源情況,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國控重點湖泊水質四成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新華社記者近期深入全國多個省市調研后發現,水安全正在成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
《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地表水總體輕度污染,其中黃河、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質污染,全國4778個地下水監測點中,約六成水質較差和極差。世界銀行在一份報告中發出警告:用水需求與有限供給之間差距的擴大,以及大面積污染造成的水質惡化,有可能在中國引發一場嚴重的缺水危機。
為扭轉局勢,近年來環境立法的步伐不斷加快。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于2015年元旦正式實施;俗稱“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2013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標志著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制度的正式確立。考核辦法規定,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落實*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情況進行考核,結果作為主管部門對各省區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評的依據之一,每五年為一個考核期。
有目標分階段的“競賽”考核,一定會在不久見到成效,當然“競賽”考核的標準會越來越高,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千萬不要抱怨,而要將這些轉化為動力,因為水資源是人們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果連這*基本的需求都無法保證,談何人類將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