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文獻 —
NEWS CENTRES發布時間:2018-11-30 01:01:59
河址西村位于張家堡廣場附近,屬未央區徐家灣街道轄區,以前全村人畜飲水主要依靠人飲工程建設中打成的一眼深井,建立統一水塔,由專人負責水塔上水、放水,并由村委會為村民墊付電費、人工費、維修費等各項費用,但未為每戶安裝水表。由于村民自己不用掏錢,村民的節水意識也比較薄弱,一些村民家里水龍頭壞了也不維修,任水長流,特別是冬天為了防止龍頭凍冰,也打開水龍頭讓水直流。村民人均日用水量達0.55噸,村內的水泵每天得運轉13個小時以上,不但管理不方便,費用支出也非常大,水資源浪費嚴重。2003年到2005年,三年時間光供水支出全村就達35萬元之巨。盡管在2004年該村就出資為各家安裝了普通水表,但是到年底水費收不上來,還有人人為破壞用水設施、在水表上做手腳,為此還造成村民與村委會、以及村民之間的矛盾,嚴重影響干群關系和村內穩定,安裝普通水表依然沒有達到節水效果。
直到2006年,村集體給每戶安裝了智能IC卡水表,并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辦法,情況才發生了根本變化。村內專門成立了自來水管理辦公室,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嚴格制止亂接、亂搭管道。還實行了計劃用水制度。6-10月用水旺季每人每月按4噸控制用水,除此以外的淡季,每人每月按3噸控制用水,控制指標內每噸水0.5元,超過控制指標每噸水1.5元。實行先交錢后用水,當IC卡上充的水費用完后,水表會自動關閉,直到再次插上充過水費的IC卡。
在河址西村村委會的自來水管理辦公室,管理員楊紅偉告訴記者現在全村的水表系統就由他一個人負責管理。水塔電機的運行時間已有原來的13個小時減到了7小時,除供給本村村民用水外還能供給4000余名暫住人口,供水量由原來每日746.6噸減少到373噸,日節約水373.6噸,日節水率達50%,一年下來可節約用水約13萬噸,每噸按1.5元計算可節約20萬元,不僅減輕了村集體的開支,也方便了村民培養了村民的節水意識。問及使用IC卡水表的體會時,村民李紅梅說“這個水表好,原來因為大家用水都比較浪費,有時村里還停水哩,用上這個水表后就沒停過水。”其他村民也說“以前有些人,光浪費,不節約,咱節約用水的人還吃虧里,也就不節約了,現在這好,誰用水多就要多交錢,大家也就不浪費了。”
上一篇:水廠拒絕入戶抄表居民常因欠費停水
下一篇:水表不能私自換否則就成盜水人
相關推薦
在線咨詢
銷售熱線
銷售熱線:152-3782-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