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文獻 —
NEWS CENTRES發布時間:2018-12-24 12:39:51
近日,一位縣級水司的同行來訪,在聊到如何加快“一戶一表,水表計量出戶”的步伐時,他說,由于他們縣規定改裝“一戶一表”住戶所承擔的費用偏高,因而進展緩慢,尤其在農村的進度更甚。農民說:“我們總表用用算了,改裝‘一戶一表’,好是好,但每家要支付五、六百元,這筆錢不知有多少年可用于支付水費呢!”
農民是*講究實際也*會精打細算。裝“一戶一表”好是好,可對于年收入較低的農民來說,幾百元錢興許真的不是一筆小的數目。
于是我們聊到這樣一個比較敏感的詞匯:“優惠”。我們知道,在許多城市,對五保戶、殘疾人、孤寡老人等這樣的弱勢窮體,自來水公司本著關愛和惠民的原則,裝自來水免去了一應費用,有些水司甚至在給弱勢窮體改裝“一戶一表”時,也采取了同樣的舉措。那么,我們對農民呢,可否也網開一面,在規定改裝價的基礎上,減去一部分費用,這對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加快“一戶一表”的改裝步伐,或許能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這真是“燈不挑不亮,話不說不明”,如何在廣大農村推行“一戶一表”,我們的話題似乎正在逐步進入“角色”。
對“三農”問題,中央高度重視。今年十月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把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作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大戰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在著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基礎上,逐步在農村實施“一戶一表”,這不僅有利于我們自己實現供水現代化,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在用特有的一點能量和一個優勢,在構建新型的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這一重大戰略決策上盡一己之力,燃一草之熱,秉一燭之光,推一步之進。
既然我們已經把如何在農村加快“一戶一表”的改裝步伐與支持“三農”問題這個事關黨和**事業發展的全局掛上了鉤,也讓我們談話的思路進入到如何操作的層面:
——針對農村路面比較復雜(有水泥路、碎石路、機耕路、泥路、石板路)的情況,我們不妨將改裝戶表管溝土方的挖、填,水泥、塊石路面的拆除與恢復,由當地農民自行承包解決;
——針對農村農戶比較分散的情況,我們不妨將各家各戶的水表集中安裝在原來總表的位置或者是經過幾家農戶充分協商、大家一致認可的適當位置,既便于管理,也便于抄表,更重要的是省去了水表裝到每戶門口的費用;
——針對水表改裝到每戶門口較大的工程量,表內管道和水表農戶可以自行安裝,但為了保證質量,水表和管道、閥門等須由自來水公司予以統一供給;在整個改裝過程中,自來水公司可派員予以技術指導或在改裝竣工后進行驗收;
——針對大部分農戶不愿改裝“一戶一表”的狀況,可否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暫不實施“一戶一表”,為了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可先保留或安裝一只總表作為過渡。這在農村還沒有統一規劃改造和撤村建居前依然可行。
假如我們能實施以上的“針對”舉措,是否可以為農民減去一部分“一戶一表”改裝費用?所謂“網開一面”,不是將農民與低保戶這樣的弱勢群體同等對待,而是有前面四個“針對”作前提,這也是我們在執行戶表改裝相關規定時將原則性和靈活性予以結合的一個創新。
總之,把一切著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貫徹執行中央的《決定》上,在推進供水現代化的道路上,根據實際狀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地制定出適合城市周邊農村推進“一戶一表”改裝的辦法,這成為我和那位供水同行在這次交談中取得的共識。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確保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供水企業,我們不等不靠,我們責無旁貸。
道雖近,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將中央的《決定》在為農村“一戶一表”的改裝這樣的“小事”上來體現我們如何“惠農”和以工促農,這條道我們可以走一走。
相關推薦
在線咨詢
銷售熱線
銷售熱線:152-3782-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