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了以金國藩院士任組長,葉聲華院士任副組長的9人專家組,于7月24日對中環天儀進行了考察,并就其主要發展方向及重點產業化項目進行了論證。
經過對執行器、壓力變送器、環境氣象儀器、公司技術中心進行考察和論證后,專家組認為:中環天儀是國內儀器儀表行業的骨干企業,綜合性、技術實力、產業基礎和市場競爭力強,特別是自動化儀表及工業控制系統和環境氣象儀器兩大類產品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2003年公司改制重組以來,資本結構、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得到提高,公司獲得了快速發展,公司成為地面環境氣象儀器國內*大生產企業,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水平。連續6年年增長超過40%。公司已經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專家組指出:儀器儀表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科學研究的“先行官”,軍事上的“戰斗力”和社會生活中的“物化法官”,特別在建設創新型**的大業中,儀器儀表既是創新的主體,又是創新的工具。**對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國務院關于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發展重大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精密測試儀器,滿足重點建設工程及其他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需要”。專家組希望中環天儀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技術論證會上,專家組經過對中環天儀產業基礎和**政策以及國際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后,對中環天儀產業發展方向及重點產業化項目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目前國內外儀器儀表產業格局變化突出,新一輪企業兼并重組已經開始。根據國務院提出的發展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增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大技術裝備的制造能力,基本滿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及國防建設的需要。依靠區域優勢,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裝備制造集中地的振興目標,建議中環天儀爭取在天津市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下,對天津儀表行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整合天津地區同行業具有產品特色和市場優勢的企業,通過企業兼并重組擴大產業鏈,把中環天儀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成為國內**的自控系統集成商和儀器儀表制造商,*終成為國內儀器儀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
二是,中環天儀“十二五”期間形成四大板塊產業結構的規劃,符合公司的產業基礎和特點,也符合國內儀器儀表市場發展和結構需求。公司定位發展不同行業特色的過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工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滿足連續過程控制和斷續控制的各種自動化現場儀表;環境氣象儀器、在線分析儀器和過程自控現代服務產業,既有市場需求,又有相當基礎,同時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過程自控現代服務業,要抓緊進入,形成特色。在大力發展系統集成方面,公司組建中環天儀自控系統工程公司,有利于整合資源發揮整體優勢,工程公司要加快形成品牌效應和在某些行業的獨特優勢。特別要關注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比如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物聯網等。
三是,中環天儀做強現場儀表類產業的發展定位,要突出核心業務和產業優勢,執行器、流量儀表、變送器、物位儀表、溫度儀表、環境氣象儀器等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影響力,應當給予重點關注。
四是,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中環天儀在發展中應該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特別是行業的領軍人才。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專家組的論證和建議,進一步為中環天儀在“十二五”期間的產業發展方向及產業化項目的建設明確了方向。